首页 最新动态正文

民进党“肉桶”大餐,开动

admin1 最新动态 2020-05-28 364 0

民进党“肉桶”大餐,开动 最新动态

蔡英文刚展开第二任期并回任党主席,民进党就进行全台党代表、地方党部主委的改选。自台湾地区领导人民选以来,“第二任”似成为不祥魔咒,由于不必再选举,往往也是行政团队傲慢堕落、争权夺利的开始,因而政绩不彰,甚至爆发弊案,导致声望惨跌,铸下“政党轮替”的后果。以破纪录高票连任的蔡英文能否摆脱这个恶性循环,尚不可知,但民进党这场才刚落幕、派系恶斗杀到见骨的党职选举,却已隐隐透出风雷呼啸的警兆。

这场深受媒体关切、竞争空前激烈的民进党党内选举,一共选出302位党代表与21位地方党部主委,前者将于今年7月党代会再选出中执委,中执委再选出中常委,届时才能真正看出民进党的权力结构是否洗牌、如何重组。现已杀得天昏地暗的各地方党部主委改选,其实只是前哨战,或者可称为权力大餐摆上桌前开胃的“前菜”。

抢食权力大餐开胃菜

别小看这前菜的诱惑力,会随着主菜的“增值”令人不可自拔,吞不下肚也非尝上几口不可。在民进党公职选举提名改采全民调后,地方党部主委的权力实质上已被大幅削弱,但蔡英文以817万票连任、台立法机构席次过半,蝉联“完全执政”;接着又因防疫表现的加成,民调声望更攀高峰,形势如此大好,怎不令有志者心痒难耐、跃跃欲试,纷纷争抢出头、卡位子再说!

当民进党进入“后蔡英文时代”,民进党内各派系都想把握时机,随着权力欲望增高,胃口也会跟着变大,手段自然更急也更狠;因此这次地方党部主委选举才会出现互控贿选、抹红、抹黑、抹黄甚至声称被对手“下降头”等荒谬的情节,连台北市党部主委改选也在担心影响民进党形象的情况下,被迫延期。而这些乱象必然为两年后的县市长选举埋下未爆弹。


回顾“政党轮替”后的前两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的第一任尚能推展政务,行事作风也“并不离谱”;侥幸连任后,他与其家庭和团队自信爆表,开始贪赃枉法,使他的第二任成为其个人也是整个台湾的灾难,留下难堪的政治丑闻与历史臭名。


马英九的第二任怀着追求历史定位的宏图壮志,尤其是在两岸关系上,但却先败于轻忽民意的“油电双涨”决策,再败于两岸服贸协议台立法机构审核程序,三败于王金平司法关说案,因而自信荡然,丧失应该坚持的底线与基本原则,成为一个随风飘动的风向球,更被泛蓝支持者骂为国民党真正的“终结者”。


蔡英文在第一任的后期,由于各种施政、用人不得民心,导致民怨四起、声望剧跌,一度被认为极可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民选以来首位未能连任的一位。不料虽经“九合一”选举的重创,来年却因“反中”内外情势的操作与戏剧性翻转,不但败部复活,而且缔造民进党“执政绿色大满贯”的局面,甚至已出现“绿色专政新威权”的各种箝制管控。在这种前所未有而且来得突兀的变化下,蔡英文如何把持权力运作的进退分际,维持健全发展的民主环境,注意行政团队的效能操守,更需要智慧与定力。

“执政党”堕落 全台湾民众陪葬

“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这句话人尽皆知,但政治却一再考验集体人性的弱点,历史也不断重演。蔡英文的第二任期,最明显的就是缺少足够有力的外部监督制衡力量,使得民进党本身的自省与自制力相对更为关键。“在野党”、台立法机构和媒体这台湾三大“民主政治”监督机制,如今已被摧残、扭曲到奄奄一息、噤若寒蝉,难以发挥正常功能;而民进党的“派系共治”曾被认为是可避免寡头式独裁、相对好的决策机制,但在如今所有政经资源好处一把抓、“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环境下,民进党内派系已很难不变成争抢分润的急先锋。

台湾现在俨然只能有“挺绿”或“非挺绿”而已,只要是不支持民进党的其他异议者,都会变成被民进党当局管控、绿媒批判、网军打压的对象;当民进党“执政”变成只是取代位子,而非真正价值的改革,甚至是权力的滥用与堕落,盛极必衰很快就会出现,而苦的是台湾的未来连带陪葬。

本文摘编自台湾《中国时报》


评论